产品小传:茶

2023-06-13 13:59:37    投稿:Aids    点击:23101次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也是全世界最普通化、最受接待、最有益于身心康健的绿色饮料。那么,肯定有小伙伴想问茶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如何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又如何发展成为我们的国民饮品的呢?今天中企君就为您讲讲这片小小的东方树叶的五千年历史。

上古时期(茶为药用)

茶从哪儿来的?这要追溯到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氏时代。

图:神农氏遍尝百草

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氏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氏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图:茶叶

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氏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它的药用功能是解毒。

东西周时期 (茶为食用)

到了西周东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

图:茶叶粥

图:茶叶蛋

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秦朝(吃茶改为喝茶) 

到了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的把茶当做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图:饮茶

两汉时期(茶饼出现) 

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图:茶饼

东汉时期的神医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有了大神医的安利,大家还不跃跃欲试?

唐(出现“煎茶”之道) 

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那帮人喝茶太没品,跌份儿!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图:煎茶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部从鹾簋中取适量盐中和茶的苦涩。 

宋(斗茶盛行)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四大雅事”。 

图:点茶

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斗茶的要点在于“点茶”: 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图:茶百戏

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图:宋徽宗赵佶

茶“盛于宋”,而在北宋徽宗时最盛,这与宋徽宗的推崇是有一定关系的。宋徽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玩家”,他对饮茶之事极感兴趣,不仅茶艺高超,而且为茶专门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宋徽宗曾与当时的名妓李师师交往甚密,在送给李师师的众多名贵礼物中,就有“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他不仅自己好茶,还常常以茶宴请群臣,并亲自动手为他们烹茶。宋徽宗执政期间不理国事,是一个亡国之君,然而他却笔走偏锋写就一部洋洋洒洒约3000余字的茶叶专著,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恐怕是绝无仅有。 

元朝(转折时期) 

元朝时,由于当时的人们认为那些是繁文缛节的东西了。所以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图:散茶

明朝(改团为散) 

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看来我们今天可以喝这么多总类的茶都要感谢他啊,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图:冲泡绿茶

图:红茶

图:乌龙茶

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清朝(爱茶的皇帝多)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爱茗之人。

图:清乾隆皇帝画像

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是一个品茗行家,他不但讲究饮名茶和饮茶器具,而且还非常重视沏茶的水质。传说他当年在杭州品尝龙井茶,沏茶的水就取自盛产龙井的狮子峰山下的狮子泉。为了品评天下名泉水质的优劣,乾隆皇帝回京后叫人用银斗量各地名泉的轻重,因而命名天下三泉: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金山寺泉水为“天下第二泉”;无锡惠泉为“天下第三泉”。 

图:北海焙茶坞

乾隆皇帝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在他85岁退位前夕,有一位老臣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听了自然受用,哈哈而笑,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退位后住幽雅安静的北海镜清斋,在这个亭榭楼阁、小桥流水的花园内专设“焙茶坞”,每天悠闲品茗,安度晚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乾隆皇帝活了88岁,可以算作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寿魁,这与他平生爱好饮茶品茗或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吧。

当代(茶文化再现辉煌)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扶持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产茶,产量逐年增长,出口不断递增。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提高,饮茶量不断增长,茶与生活的结合更为多样化,中国茶文化有了飞速发展,凸显蓬勃之势。茶文化繁荣彰显重要地位。

图:当今年轻人热衷的围炉煮茶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民间探亲访友,还是开座谈会,甚至国际交往中,清茶一杯,简单高雅,茶所具有的广泛亲和力得到广泛认同,茶以及茶文化在国人以及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来源:中国企业网]

证件查询|诚聘英才|关于我们|主管:中国中小微企业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新闻宣传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不良信息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企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删稿反馈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